产业信息
    广西香蕉进入上海16个超市卖场
    时间: 2011年11月08日 来源:
    开栏语  走基层访大众,听百姓心声,写百姓故事。依据中宣部等五部门以及自治区、市党委宣传部的统一部署,南宁日报社下属的《南宁日报》《南宁晚报》、南宁新闻网8月17日已启动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今天起,本报推出“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专栏,《南宁日报》记者将深化田间地头,展现当下新乡村、新农业、新农民的重生活、新相貌、新经历、新成就。敬请读者关注。

  8月25日,瓜果飘香的时节,西乡塘区坛洛镇富庶村同富坡的田间地头得意洋洋,位于当地的具有2000多亩范围的香蕉消费基地——南宁市铭和农资有限公司,在市农业部门和经销商南宁市上之百农业有限公司的牵线下,胜利与上海销售方“联姻”,成立了上海果品有限公司、上海吉买盛购物中心有限公司“广西香蕉专供基地”,完成消费基地与销售商的“农超对接”。南宁市铭和农资有限公司成为我市首个经过“农超对接”方式走进上海卖场、超市的香蕉消费企业。

  该基地的成立可大大缓解南宁香蕉集中上市带来的市场压力,也是南宁本地香蕉在上海打响名气的一次尝试。完成“农超对接”

  本地香蕉将进入上海16个超市卖场

  近年来,随着种植构造的调整优化,我市种植香蕉的面积不时扩展,成为广西香蕉的主产区,香蕉销售收入占农民水果总收入的三分之一。今年,全市种植香蕉面积逾50万亩,比去年增加2.5万亩,产量约100万吨,比去年增加约16万吨,香蕉歉收在望。

  固然香蕉种植面积增加,产量稳中有升,但市农业部门也看到背后的隐忧:由于受去年持续低温天气的影响,我市一代蕉苗、二代蕉苗越冬艰难,已被冻死,今年上市的多是三代蕉,本地香蕉将有集中上市的可能。南宁香蕉产业将面临新一轮严峻的市场应战。

  为了错开集中上市带来的风险,市农业部门未雨绸缪,为蕉农与销售商搭建了有效的协作平台。

  在铭和农资有限公司香蕉消费基地,绿油油的香蕉树上曾经挂上了香蕉果实,长势喜人。该公司总经理卢卫华引见,再过2个月左右这些香蕉就能够采收了。依据协作协议,该香蕉基地的2000亩香蕉将每天向上海供给6万公斤左右的废品香蕉。

  这种消费与销售直接挂钩的“农超对接”方式,让蕉农看到了希望。卢卫华以为,经过“农超对接”, 企业消费的香蕉销路有保证,价钱也相对稳定,减少风险。

  数据显现,目前上海具有2400万的消费人口,水果的消费量逐年增加,香蕉作为水果中的主打产品,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上海果品有限公司在上海将重点与上海吉买盛购物中心有限公司协作,把南宁香蕉推向吉买盛公司在上海的16家超市及卖场。

  联手打响本地香蕉本牌

  让南宁香蕉走出广西、走向全国,是我市农业部门做大做强香蕉产业的心愿。

  近年来,我市在鼎力调整香蕉种植构造的同时不时进步香蕉质量,鼎力施行“优果工程”、积极推行三避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无公害香蕉栽培技术和香蕉采后处置技术,使香蕉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有所进步,为打响本地香蕉品牌打下良好的根底。

  上海果品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宫鸿冰十分看好南宁香蕉的市场前景。“这两天在南宁听到、看到的都让我们感到十分不测,首先是政府部门对香蕉销售的注重,其次是南宁香蕉种植的范围化、田间管理的现代化、技术的标准化曾经到达了非常专业的程度。”宫鸿冰以为,南宁的亚热带气候和先进管理技术,使南宁香蕉成熟期拉长,糖分汇集更好,口感比热带香蕉催熟的觉得更佳,“我对南宁香蕉打进上海市场感到自信心十足”。

  上海吉买盛购物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蒋晓飞表示,“广西香蕉专供基地”树立后,他们将重点突出南宁的产地标贴,在超市以主题销售的方式让更多的上海消费者理解南宁香蕉,打响香蕉的品牌。

  我市农业部门将以此次香蕉产品“农超对接”方式为开端,积极探究包括在其他农产品种类、数量上的拓展协作,为农产品销售带来更稳定的保证。

内容编辑:
 

  •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城西学院路4号(571101)
  • 电话:0898-66986419 传真:0898-66986419
  • E-mail:china_banana2008@vip.163.com
  • Copyright © 国家香蕉产业体系平台 琼ICP备1300011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