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畸形病目前在各大芒果主产区呈爆发蔓延趋势,已成为制约芒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病害之一。
为深入了解该病害发生情况,国家香蕉(芒果)产业技术体系病害防控岗位科学家彭军研究员在参加农业农村部南亚热带作物中心于攀枝花组织的“热带作物绿色高效生产技术交流会”后,专程前往芒果畸形病首次发现的果园进行实地调查。该果园位于攀枝花市盐边县桐子林镇旧村,自十多年前被报道发生畸形病以来,虽经持续管理并保持一定产量,但病情仍十分严重,几乎所有果树的剪口处均出现典型簇芽症状。
由于芒果畸形病人工接种后需约120天才能表现症状,为便于后续实验,研究团队决定从发病严重的果园采集带病枝条作为接穗,嫁接至三亚实验大棚中保存病原。然而,带病枝条嫁接技术难度较大,病害防控岗位尚未完全掌握相关方法。为此,芒果种质资源鉴定与新种质创制岗位高爱平研究员派出团队成员王光瑛技术员紧急支援,前往崖州湾科技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三亚研究院南繁楼,开展嫁接技术指导。
王光瑛技术员系统讲解了芒果嫁接的基本原理与操作要点。尽管是首次操作带病接穗,他在明确实验意图与技术需求后,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摸索,成功确立适用于带病接穗的嫁接方法,并顺利完成所有白象牙砧木的嫁接工作。考虑到台风及雨季可能影响嫁接成活率,所有嫁接苗木均被移至南繁楼屋檐下进行保护。
本次技术支援及时保障了带病接穗的成功嫁接,为后续深入研究芒果畸形病的致病机制奠定了重要材料基础。
图1芒果种质资源鉴定与新种质创制岗团队成员王光瑛嫁接芒果接穗
图2 香蕉病害岗师生与王光瑛在三亚南繁楼大棚合影
内容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