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动态
    病害防控岗位调查海南岛香蕉主产区土壤pH与枯萎菌的相关性
    时间: 2025年09月26日 来源:彭军,陈灯

香蕉作为全球重要的经济作物,近年来受香蕉枯萎病(病原为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蔓延的影响,产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老蕉园发病率普遍高达60%以上,严重制约产量与品质提升。土壤作为病原菌存活与侵染的关键介质,其pH值对病害发生具有重要调控作用。已有研究表明,病原菌活性与土壤酸碱度密切相关:酸性环境(pH 4.5–6.5)易诱发病害流行,而碱性条件则可抑制病原菌增殖。然而,生产中面临调控矛盾——酸性老蕉园因土壤持续酸化加重病害,而盐碱区域虽pH较高,却因养分失衡削弱植株抗病能力。

为探究土壤pH值与香蕉枯萎病致病机制之间的关系,国家香蕉(芒果)产业技术体系病害防控岗位科学家彭军研究员率领团队,包括陈灯副研究员、博士后于思文,以及研究生公旭谦、耿子洹,沿海南西线蕉园开展了系统土壤样品采集工作。每个区县选取2–3块蕉园,每块蕉园采集3袋土壤样品作为重复。

2025年9月14日,研究团队自三亚市崖州科技城出发,依次前往乐东黎族自治县、东方市和昌江黎族自治县。在每块蕉园中随机选定3个取样点,清除表层杂物及约5厘米浮土后,挖取香蕉须根区土壤样品,并逐一标注地区名称与编号,确保样品信息准确无误。9月15日,团队从儋州市出发,继续赴临高县与澄迈县采样。采样过程中发现,东方市土壤质地黏重,湿润时黏手,呈深棕红色;而儋州市施用有机肥的蕉园土壤颜色更深,接近黑褐色,腐殖质气味显著。

本次采样历时两天,覆盖乐东、东方、昌江、儋州、临高、澄迈等6个市县,所采集样品类型多样,能够较全面反映海南西线香蕉园土壤pH的整体状况。目前样品正处于自然风干阶段,后续将统一运回实验室进行研磨、过筛,并采用电位法测定土壤pH值,为揭示土壤环境与香蕉枯萎病发生机制的关系提供数据支撑。


82ddf4ae8966cbe2aecab42d0ca9b795

图1 采样组合影(从左到右:陈灯,彭军,公旭谦,于思文)

4073091009a4f4cddd04b32d01ad486b

图2儋州三队采样图(陈灯,彭军,公旭谦)

68e11f3fb6c3d44cb6e952725ec322b7

图3 2025年9月15日临高县采样合影(从左到右:彭军,陈灯,公旭谦)


内容编辑:
 

  •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城西学院路4号(571101)
  • 电话:0898-66986419 传真:0898-66986419
  • E-mail:china_banana2008@vip.163.com
  • Copyright © 国家香蕉产业体系平台 琼ICP备1300011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