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3-25日,由中国热带作物学会主办、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承办,黔西南综合试验站依托单位贵州省农业科学院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协办的2025年全国热带作物学术年会在贵州省贵阳市召开。会议以“协同创新推动热带农业科技自立自强”为主题,特邀国内相关领域的院士、专家和学者作报告,助推热带农业科技高质量发展。年会主论坛开幕式由中国热带作物学会理事长、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国家香蕉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谢江辉研究员主持,大会开设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营养健康、低碳农业与绿色植保、贵州山地热带作物高质量发展等7个专题论坛,100余位专家在围绕产业发展作专题报告。
受中国热带作物学会邀请,国家香蕉(芒果)产业技术体系岗站专家分别参加各大会议并作报告。南宁综合试验站(简称南宁站)邹瑜站长在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分会场作题为《香蕉有性杂交育种研究——从无种到有种再到无种子的故事》的特邀主旨报告,系统展示了南宁站团队10多年来在香蕉有性杂交育种领域取得的科研进展。报告中,邹瑜站长全面回顾了团队十余年来的攻关历程。研究建立了从种质资源收集、杂交亲本筛选到杂交技术体系的完整创新链条。原始亲本杂交种子产量、授粉成功率及土播萌芽率、单株产量等核心技术指标突出,累计获得30余万粒杂交种子,培育出1万余株杂种F1代植株,从大量杂交后代中初步筛选出200多个具抗枯萎病、红皮、高产或早熟等特异性状的突破性材料,还获得了3株二倍体改良F1,以改良的亲本(父本、母本)进行复交,其杂交种子土播萌芽率甚至突破50%,再次获得一批3交或4交的杂交后代,有效破解了三倍体香蕉跨倍性杂交的技术难题,为我国香蕉育种工作提供了坚实的亲本资源储备和关键技术支撑。报告现场反响热烈,与会专家高度评价该研究对香蕉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价值。目前,南宁站正持续深化亲本改良与杂交创新研究工作,致力于选育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种质,为助推我国热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科技动力。
黔西南综合试验站站长刘凡值参加中国热带作物学会监事会会议和列席理事会会议,试验站成员韩树全在“贵州山地热带作物高质量发展”专题论坛上作《贵州粉蕉育种进展》交流报告。
内容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