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8日至9日,国家香蕉(芒果)产业技术体系(以下简称“体系”)与河口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共同举办“河口县2025年高素质农民培育香蕉经管班”。体系依托单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吴波,体系品种改良岗位科学家刘菊华研究员、质量安全与营养品质评价岗位科学家王明月研究员、儋州综合试验站站长魏守兴研究员、南宁综合试验站站长邹瑜研究员、红河综合试验站站长李迅东研究员及其团队等专家齐聚河口,聚焦抗病品种推广、质量安全、高效栽培和绿色防控等产业需求,通过“专题授课+田间观摩+技术座谈”的多元服务模式,为当地香蕉产业提供精准科技支持。
活动伊始,在河口县特色产业发展服务中心胡原鸿主任和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凌辉主任陪同下,体系专家团队深入润生果业南屏基地、云南二宝农业坝洒基地及红河麟源农业老范寨基地开展调研,实地考察“中热1号”“宝岛蕉”“育粉6号”等品种的田间表现和果穗商品性,与企业技术人员交流栽培要点,细致分析各品种在当地种植的优势与改进方向,并系统收集田间数据,为制定本地化推广方案提供依据。
调研结束后,高素质农民培育香蕉经管班正式开班。培训开班仪式由河口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盘凡靖局长主持,他对体系专家“送技下乡”表示衷心感谢。随后的培训中,五位专家分别结合自身研究领域与实践经验,带来针对性极强的课程:李迅东研究员围绕 “山地香蕉优质轻简栽培技术与病虫害绿色防控”进行了详解;刘菊华研究员聚焦 “香蕉抗病种质创制及‘中热 1 号’新品种培育”,分享抗病品种研发成果与配套栽培技术;魏守兴研究员讲解 “宝岛蕉品种特性与配套栽培技术”;王明月研究员深入分析 “香蕉农药残留突出问题成因及管控措施”,助力产业筑牢质量安全防线,同时介绍了香蕉营养健康知识;武鹏高级农艺师介绍 “抗枯萎病粉蕉新品种‘育粉 6 号’”,为防控香蕉枯萎病、优化品种结构提供新选择。学员们认真聆听,主动对照自身日常种植管理实践与课程内容对标找差,积极提问互动,纷纷表示课程 “贴合实际需求、内容易学能用”,能切实解决生产中的常见难题。
为促进理论与实践融合,培训还组织学员前往“育粉6号”示范基地开展田间教学。红河综合试验站团队成员尹可锁结合基地的实际生长状况,从品种引进背景、抗枯萎病种植关键技术、果穗精细化管理、吸芽选留标准等环节开现场教学,手把手指导实操要点。学员通过实地观察和实操交流,对该品种表现出浓厚兴趣,高度认可体系“课堂+田间”的培训模式。
此次国家香蕉 / 芒果产业技术体系岗站联合服务活动,不仅通过 “专家下沉一线、定制化授课、田间实操教学” 的模式,为河口香蕉种植户解决了技术难题,更凭借多岗站协同联动的优势,为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系统性技术支撑。未来,体系与河口县将深化长期合作,持续发挥技术引领作用,加大优良抗病品种与配套栽培技术推广力度,强化高素质农民培育培训,助力河口香蕉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为地方乡村振兴注入产业动能。
图1 培训班现场
图2 室内外授课
内容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