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昆明海关在云南腾冲猴桥口岸入境检验中,多次检出缅甸输华香蕉存在吡虫啉和噻虫嗪等杀虫剂残留超标问题。缅方随后对密支那香蕉产区采取了出口限制措施,严重影响在该地区投资的多家中资香蕉企业的正常贸易。为解决这一源头管控难题,2025年8月18日至20日,应昆明海关技术中心邀请,国家香蕉产业技术体系红河综合试验站站长李迅东研究员赴腾冲市,参加由腾冲国际商会组织的缅甸输华香蕉农药残留管控技术培训与研讨会。腾冲国际商会旗下10余家跨境香蕉种植企业代表参加此次培训。
培训会由腾冲国际商会秘书长郭大宋主持。李迅东站长以“香蕉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为题作专题报告,系统讲解了香蕉主要病虫害识别、发生规律与综合治理策略,重点强调了科学用药规范、农药合理使用及残留控制关键技术。与会专家和企业代表围绕农药残留超标的主要原因展开研讨,指出在蓟马等害虫防治中盲目增加用药频次和剂量、不遵守安全间隔期等是导致残留超标的重要因素。部分企业使用的含高浓度噻虫嗪肥料因其内吸性强、土壤残留期长,代谢产物进一步加剧残留风险,也成为讨论焦点。
李迅东站长提出应全面推行良好农业规范(GAP),建立从种植到采收的全程用药监管与记录制度,优先采用生物农药并实施化学药剂科学轮换,严格控制农药来源与使用频率,坚决执行安全间隔期规定。他还建议企业引入胶体金快速检测技术,建立产品自检内控机制,并借助商会平台推动区域协同防治,全面提升质量安全水平。昆明海关技术中心副主任艾军、培训部王熙及腾冲海关口岸监管科科长赵伟参与交流并发言。
参会企业代表纷纷表示,通过培训认识到以往生产过程中多环节操作不规范带来的残留风险,下一步将加强内部技术培训,严格执行用药规范。昆明海关技术中心表示,将继续在多个口岸组织类似培训活动,并希望与国家香蕉产业技术体系深化合作,共同提升我国跨境农业产业的质量安全控制能力,保障香蕉贸易健康发展。
培训会现场
讨论会现场
内容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