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13号台风“剑鱼”(强台风级)于8月24日近距离擦掠海南岛南部,给三亚市、乐东黎族自治县等农业主产区带来狂风暴雨,对当地正值生产管理关键期的芒果产业造成较大影响。据监测,24日“剑鱼”中心位于三亚市东南方向约90公里的南海海面,以每小时2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其带来的强风及强降雨天气,对热带水果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
灾情发生后,国家香蕉(芒果)产业技术体系迅速响应。25日清晨,由三亚综合试验站站长何应对博士带队,团队成员艾斌凌博士及芒果种质资源鉴定与新种质创制岗位团队成员朱敏副研究员组成的专家技术服务队,第一时间赶赴三亚、乐东等受灾一线,开展灾害评估并提供精准的灾后恢复技术指导。
技术服务团队深入三亚市崖州区、天涯区、育才生态区及乐东县九所镇、千家镇等芒果主产区的多个果园,对受损情况进行系统调查。调查发现,树势衰弱或挂果枝条繁多的老龄芒果树受损尤为严重,尤其在迎风坡区域,出现了大面积的树木倒伏、倾斜和枝干断裂现象。专家团队在勘察乐东一处果园时指出:“当前海南大部分芒果正处于控梢期,部分果园已开始催花。此次台风的强降雨极不利于控梢催花管理,易导致‘冲梢’(营养枝过度生长)现象。同时,强风造成的枝叶伤口极易引发病菌感染,暴发细菌性角斑病、炭疽病、流胶病等病害的风险显著增加,将严重影响后期坐果率和果实品质。”针对上述问题,专家技术服务队为企业与农户提供了现场技术指导,核心建议包括:一是尽快清理园区,扶正固定倒伏树木,修剪断裂枝条;二是及时全园喷施杀菌剂和杀虫剂,预防病害大规模爆发;三是科学进行排水、松土和追肥,帮助树势恢复。专家强调,必须争分夺秒采取科学措施,才能将果农的损失降到最低。目前,各项灾后生产恢复工作正在专家指导下有序进行。
控梢期 | 衰弱老龄树被风吹倒 |
结果枝量大的老龄树主枝被风折断 | 部分叶片被风吹落 |
图1 物候期及受风灾影响情况
| |
图2 实地调研与技术指导
专家团队根据不同果园实际情况,提出了具体补救技术措施如下:
一、果园排水及树体管理
1、对于平地或低洼地带的果园,须立即开展园内排水作业。对轻微倾斜的树体,扶正后需填土夯实;如树体倾斜严重或已倒伏,应在扶正后适当修剪部分枝叶,减少蒸腾,此时不宜急于喷药控梢或催花
2、仅为迎风面枝条折断,应将受损枝条回缩修剪至分叉处,并适当疏剪对侧枝条,以维持树体平衡。中部主枝或侧枝折断的,应从折断处以下的分叉处枝条附近锯掉折断部分。主干嫁接处直接折断的,应在折断处下方锯除,等来年春季抽出新梢后再进行补嫁接。注意在锯口上须及时涂抹波尔多浆以保护伤口。
二、控梢期遇雨冲梢的补救措施
1、对控梢较好的果园,应尽早叶面喷施多效唑、乙烯利等控梢药,继续控梢以巩固效果。叶片喷施的控梢药量要适当加大,一般以每15公斤水+15%多效唑80~100g+40%乙烯利10~12毫升,可喷1~2次,隔10天喷1次,压住芒果营养生长强势。
2、对冲梢较多(叶面已展开)的果园,可待新梢老化后在叶片上按照正常量喷施多效唑+乙烯利,或喷施其它复合型控梢促花剂,或喷施甲呱翁+乙烯利控梢。
3、对个别枝梢开始萌芽冲梢的果园,应注意进行叶面点杀控梢或摘除。在梢叶未展开前,点喷0.02~0.03%的乙烯利或杀梢药杀梢,也可摘除。
三、已抽穗开花的芒果树补救措施
1、摘除花穗,并立即在叶面喷施1%~2%硝酸钾或0.3%磷酸二氢钾,再进行催花。
2、每株芒果土施0.7~1公斤钾肥后淋水,增加植株营养,再次催花效果会更佳。
四、病害防治措施
台风和强降雨条件下,芒果园极易大面积暴发细菌性角斑病,应及时采取清洁果园、喷药防治、营养防病的措施。
1、清洁果园:剪除病枝病叶,清理落叶、落花,集中焚烧处理。
2、喷药防治:可选用的药剂有春雷霉素·王铜(800倍液)、1%等量式波尔多液、可杀得三千(1000倍液)、40%氧氯化铜(600~800倍液)、噻霉铜、喹啉铜、辛菌胺、氯溴异氰尿酸、噻唑锌、中生菌素、芽孢杆菌等,注意轮换使用,提高防效。
3、营养防病:喷药时配合施用含钙、硅等元素的叶面肥,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体系将与地方农业部门紧密合作,持续跟踪灾情,为农户提供后续技术支持。也建议农户们密切关注天气预警,在未来台风季来临前,通过加固树体、修建防风林、合理修剪等方式提升果园的抗风能力。
此次联合应急响应和技术指导,为果农开展生产自救提供了清晰、科学的方向,彰显了国家产业技术体系在应对农业自然灾害中的重要支撑作用。
内容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