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8日,国家香蕉(芒果)产业技术体系湛江综合试验站(以下称“湛江站”)在社交媒体平台接到广东省湛江省麻章区蕉农吴先生的紧急求助,反映其新植香蕉遭遇严重病害,大量植株出现假茎内部溃烂并死亡的情况。湛江站迅速响应,立即组织专家庞振才、段雅婕深入蕉园,实地指导病害成因与防控策略。
蕉农发来的病害图片
经专家组现场勘查与详细询问,查明吴先生蕉园的香蕉苗全部是粉蕉吸芽,在经过长途运输后,又恰逢当地持续多雨高温天气,导致多种病原菌趁虚而入,引发植株内部溃烂,最终导致香蕉苗大面积死亡。
湛江站专家实地查探病害发生情况
湛江站专家给出以下三点建议,从源头和管理环节有效控制病害蔓延:
1.优先选择组培二级苗:为从源头上杜绝病原菌的侵染,蕉农应尽量选用经过严格筛选和培育的组培二级苗,确保种苗健康,降低病害发生风险。
2.加强吸芽消毒管理:对于确需使用吸芽种植的情况,建议蕉农务必挑选年轻的吸芽。吸芽运抵蕉园后,必须进行彻底的消毒处理,可使用高锰酸钾、多菌灵等药剂进行浸泡消毒,待处理完毕后再进行栽种。
3.重视虫害防治:蚜虫、蓟马等昆虫在香蕉病害传播中扮演重要的传播作用。它们的刺吸式口器会成为病原菌传播的媒介,因此,蕉农需定期对蕉园内的蚜虫、蓟马等虫害进行消杀工作,切断病原菌的传播途径。
一根香蕉,连着千家万户的生计。据悉,这只是国家香蕉(芒果)产业技术体系通过社交媒体平台接到的众多求助案例之一。针对技术、销售、政策等不同求助类型,体系联动15个岗位科学家和9个综合试验站,建立了‘分类-响应-归档’的闭环机制,确保“急症有急诊,慢病有疗程”。自体系公众号开通以来,多次响应海南、广东、云南等主产区蕉农和国外企业等求助,从技术指导到产销对接,搭建起一座覆盖全产业链的“暖心桥”。国家香蕉产业技术体系用科技的力量和为民的初心,持续书写着“把产业难题解决在田间”的故事。未来,我们将继续以创新为笔,以土地为纸,绘就香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画卷。
内容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