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3日,第1号台风“蝴蝶”先后登陆海南东方、广东雷州,给粤琼两地香蕉芒果产业带来严峻考验。国家香蕉(芒果)产业技术体系闻“风”而动,在首席科学家谢江辉研究员的统一部署下,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组织6岗3站的专家团队,48小时内完成海南儋州、昌江、东方及广东湛江、雷州等10个重灾市县的灾情调研与科技救灾工作,以科技力量支撑产业灾后复产。
一、台风致灾情况
受“蝴蝶”台风影响,海南三亚、儋州、乐东及广东湛江、雷州等地香蕉芒果产业遭受不同程度损失。据体系调研统计:
(一)香蕉产业受灾情况
海南主产区:
三亚:种植面积约1.5万亩,已收获90%,未收获的受灾约80%
乐东:种植面积约6.3万亩,已收获90%,未收获的受灾约70-80%,倒伏率超15%
东方:种植面积约6.5万亩,已收获80%,受灾2-3万亩(重度1.7万亩),其中,八所镇一200亩基地损失达80%
昌江:种植面积约8.6万亩,已收获50%,未收获的受灾约50-60%,受灾3-4万亩(重度0.95万亩),其中,十月田镇一500亩基地损失80%
儋州:种植面积约2.9万亩,已收获30%,主要受灾区域在海头一带,未收获香蕉受灾40%左右,其他区域影响不大,平均比例在10%以下。
广东主产区:
雷州市:9万亩受灾10%(幸福农场损失严重)
徐闻县:15万亩受灾5%(南山镇预防成效显著)
(二)芒果产业受灾情况
海南产区:
三亚:新梢折断率达27%以上
昌江:90%已采收,红玉品种商品果率下降
东方:采后枝条折断,病害风险升高
广东产区:
湛江地区:新梢折断率普遍超27%
二、灾情特征分析
(一)区域差异性显著
1 台风路径沿线市县受灾程度呈现梯度分布
2 登陆点周边区域(东方八所镇、雷州幸福农场)受灾尤为集中
3 背风面产区(临高、廉江)影响相对轻微
(二)受灾对象表现各异
香蕉产业:
1 以物理性损伤为主(倒伏率15-80%)
2 挂果期蕉园受损最为严重
3 次生灾害(日灼、病害)加剧损失
芒果产业:
4 采后管理期遭遇风雨影响
5 果实商品性下降(机械损伤率27%+)
6 病害发生风险显著提升
挂果期香蕉倒伏严重,5成以上成熟度的果实商品性受损;芒果新梢折断影响后期控梢挂果管理。
三、体系应急响应行动
台风到来之前,国家香蕉(芒果)产业技术体系第一时间发布台风应急预案,灾情发生后,体系立即启动灾后应对措施:
快速响应:48小时内组建6岗3站的科技特派队,分赴10个重灾市县;
精准施策:针对香蕉倒伏、芒果折梢等关键问题,开展“一对一”精准技术帮扶;
科技支撑:整合体系内外专家资源,形成灾后复产技术方案。
四、灾后复产技术措施
体系专家根据实地调研情况,提出针对性复产方案:
香蕉产业:
对倒伏植株分类处理:近6成熟的果穗延期采收
加强伤口处理:防控细菌性病害
及时重新套袋:防止日灼伤害
芒果产业:
清园消毒:控制病害传播
伤口保护:促进树势恢复
科学用药:重点防控细菌性病害
五、防灾减灾长效机制
针对本次台风应对经验,体系将重点加强:
完善应急预案:建立更快速的响应机制
强化技术储备:研发抗风栽培技术
加强培训指导:提升产业防灾能力
在此次台风灾害应对中,国家香蕉(芒果)产业技术体系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展现了“闻灾即动、下田问诊、科技减灾”的为农服务本色。下一步,体系将继续跟踪灾后复产情况,为保障产业稳定发展提供持续技术支撑。
国家香蕉(芒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办公室
2025年6月18日
内容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