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1日下午,国家香蕉(芒果)产业技术体系副产物综合利用岗位科学家孙健研究员在广西南宁与病害防控岗位彭军研究员、胡美姣研究员,以及芒果种质资源鉴定与新种质创制岗位的高爱平研究员及其团队成员共同开展了一场以“副产物高效利用与加工技术创新”为主题的技术交流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跨岗位合作,探索香蕉(芒果)副产物综合利用的新路径,助力产业技术升级与可持续发展。
交流会上,孙健研究员详细介绍了其团队在香蕉纤维提取、活性炭制备等副产物利用领域取得的阶段性科研成果,特别介绍了芒果加工废弃物转化为饲料的技术突破。此外,与会专家们还围绕目前香蕉及芒果的主要加工产品、技术瓶颈及市场接受度等关键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提出了'加工专用型芒果品种选育'等新方向,建议在种质创制阶段即纳入纤维含量、活性物质基础等加工特性指标纳入考量。同时在成果转化落地上,应以消费者的需求为导向,定向选育品种,为芒果加工及副产物利用产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为了更直观地了解副产物综合利用的实际效果,岗站成员实地考察了广西农产品贮藏保鲜与加工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研究基地。在考察过程中,成员们对副产物综合利用岗研发的香蕉(芒果)加工品进行了品评,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为产品的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意见。
通过此次交流活动,副产物综合利用岗位与各兄弟岗站的专家们分享了经验、探讨了问题,进一步明确了自身工作在全产业链中的衔接作用,并从其他岗位的先进经验中汲取了灵感。未来,副产物综合利用岗位将秉持谦虚学习的态度,继续加强与各岗位的协同合作,努力攻克技术难题,为推动香蕉(芒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助力我国热带水果产业的繁荣。
内容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