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香蕉产业结构调整及粉蕉市场价格持续高位稳定,云南产区农户种植粉蕉的热情日益高涨。为满足产业发展需求,2023年9月,国家香蕉产业技术体系红河综合试验站首次从南宁综合试验站引进“育粉6号”1100株,在河口县进行试种。试种结果显示,该品种表现出显著的抗病性优势,生育期较短(12-13个月),且梳型符合市场需求,深受示范户认可。基于试种成功,示范户已购买1万株组培苗,计划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
为深入了解种植户对粉蕉产业发展的技术需求,红河站站长李迅东及团队成员深入走访了不同产区的企业、大种植户和散户。调研发现,尽管种植户对粉蕉产业兴趣浓厚,但由于缺乏抗枯萎病品种及配套技术,对产业发展信心不足。为此,红河站决定以“育粉6号+配套技术”为核心,进一步扩大示范种植规模,推动粉蕉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4年,红河站在原有3个示范点(河口坝洒农场、河口老范寨乡和金平县勐拉镇)种植1800多株的基础上,新增4个示范点(河口坝洒农场1个点、老范寨乡1个点、莲花滩乡2个点),计划种植“育粉6号”15000多株。在示范地块准备过程中,红河站始终坚持“良种+良法”原则,不仅选用抗病品种,还结合实际情况推广科学的种植方法。结合红河站提出的“山地香蕉抗病丰产栽培技术”,重点实施“大塘穴+塘穴消毒(烧塘和洒石灰)+重施有机底肥+防控根结线虫和细菌病害+塘穴覆膜抗旱”等关键技术,确保示范效果。
为加强技术指导,确保种植户落实各项技术措施,红河站联合示范县农业局技术人员和种植户,建立了“育粉6号”种植技术指导工作群。通过多次快速、精准的技术指导,示范地种植前准备工作效率显著提升,为后续种植奠定了坚实基础。
下一步,红河站将持续跟踪示范地“育粉6号”的生长情况,及时为种植户提供技术指导,确保示范效果显著。同时,充分发挥试验示范项目的联农带农作用,助力红河州粉蕉产业提质增效,为农户增收和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图1 现场讲解试验地的准备要求
图2 秸秆烧种植塘穴消毒调酸
图3 2024年8月种植的育粉6号田间生长情况
内容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