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伊始,迎来了芒果树开花的季节,根据国家香蕉(芒果)产业技术体系的工作安排,控制芒果果实农残是2025年的工作重点。因此,提前开展芒果主要病虫害发生特征以及农药使用种类、频率等相关调研,提早摸底调查,能为后续芒果农残管控打好基础。2025年2月16日到19日,国家香蕉(芒果)产业技术体系病害防控岗位彭军研究员、质量安全与营养品质评价岗位王明月研究员、芒果种质资源鉴定与新种质创制岗高爱平研究员等一行赴云南、四川芒果主要产区进行病虫害调查。
云南芒果产区主要分布在高温、低湿的河谷地带,病虫害的发生以及防治等与海南、广西等传统产区具有明显的差异。在四川攀枝花、米易以及云南保山等地的调研中发现,芒果主要病害有几下几种。
真菌病害:首先是炭疽病,芒果嫩叶受到叶瘿蚊幼虫蛀食后穿孔破裂,在伤口附近发生炭疽病;其次是白粉病,主要是低温花序受到冷害后容易感染白粉病;最后是畸形病,目前的调查显示云南产区畸形病发生严重,攀枝花市区的行道芒果树基本都感染了畸形病,出现典型的丛植花序表型。
细菌病害:细菌性角(黑)斑病,叶片上有典型的黑斑并且斑点不越过叶片中脉;部分感病枝条隆起开裂,切开枝条后发现维管束(树皮)中存在红褐色的感病组织。干热河谷的气候抑制了细菌病害的发生,仅在雨季发生危害。
虫害:褐足角胸叶甲在干热河谷产区发生严重,在果穗、果实甚至苞片表面等部位产生网状的疤痕,影响外观。
新发的病虫害:芒果速死(衰)病在芒果产区发生逐年上升,在四川攀枝花部分果园危害加重在米易县草场镇马鞍山的芒果园中零星发现速死(衰)病,树干干枯萎缩,维管束(树皮)红褐色,木质部的髓明显褐色条斑,闻起来没有臭味,据保山站尼章光研究员推测,出现速死(衰)病症状之前,感病芒果的根部可能已经坏死了,有可能是土传病害;其次,田间管理缺水会导致芒果速死(衰)病。目前实验室正在分离该病原菌。
赤斑白条天牛正在成为云南怒江流域产区的新发病虫害虫,一旦感染很难防治。保山站易怀锋老师介绍,目前他们采用天牛危害树体修复方法,通过胁迫表皮根子萌发,达到弥补表皮被破坏而无法吸收营养供应的目的;同时,配合枝干修剪及水肥管理可有效避免树体死亡,让病树产生新根。
此外,根据攀枝花市农业农村局邹明副局长、攀枝花分院李国平研究员的介绍,芒果黑心病也是芒果采后的重要病害,但是目前芒果并未上市,因此没有实际调查到芒果黑心病,后续芒果上市后将继续跟踪调查。
云南干热河谷的病虫害与海南等地的病虫害在发生特征,农药使用种类以及频率上都有明显差异,起底摸清不同产区芒果全生育期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指导种植户安全科学用药,在生产环节切实控制农残意义重大。此外,对于生产环节易超标农药应重点关注,减少使用频率,或使用高效低毒的替代农药等措施,为病虫害绿色、精准防控提供支撑,推动芒果质量安全水平提升。
附录:
图1 芒果主要病害调查图片一览
上图:保山站易怀锋老师带领团队调查芒果畸形病的发生。
感病花序枯死。攀枝花市行道芒果树几乎都染病出现了成簇丛植花序。
下图:芒果主要病害:芒果炭疽病,芒果白粉病,以及细菌性角(黑)斑病。
图2 芒果速死(衰)病在芒果产区发生逐年上升,危害加重。
图3 芒果流胶病、叶甲在云南产区发生严重。
保山站余卫霖老师带领大家在保山站实验基地调查病虫害发生。
上图显示芒果流胶病,下图显示褐足角胸叶甲(跳甲)危害香蕉的幼嫩部位产生网状疤痕。
图4危害辣木的赤斑白条天牛正在成为芒果产区的新病害。
上图:尼章光研究员介绍赤斑白条天牛天牛的发生和危害情况。
下图:天牛危害后的自救措施。左图显示采用 的方法促使病树生根,中间图片显示自救成功后病树发出新根,右图显示自救失败后芒果树枯死。
内容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