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香蕉产业技术体系果园生产机械化岗位团队在期刊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发表了题为“Effect of Operational Parameters on Droplet Deposition Characteristics Using an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for Banana Canopy”的学术论文。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航空的快速发展,植保无人机喷洒技术已成为研究热点。但由于植保无人机在蕉园的应用仍处于初步阶段,仍存在一系列严峻的挑战,如最佳操作参数不明确导致液滴在香蕉冠层中分布不均匀、渗透性差,在蕉叶背面沉积覆盖较低。因此,优化植保无人机在蕉园的喷洒操作参数,以提高农药利用率、实现农药液滴在蕉叶上高沉积,对解决蕉园农药施用瓶颈具有重要作用。
图1
本研究评估了植保无人机不同飞行高度和液滴尺寸参数下香蕉冠层叶片两侧液滴沉积的效果(图2)。从提高液滴沉积、液滴沉积均匀性和渗透性(图3)的角度出发,筛选出适合蕉园的植保无人机操作参数。此外,比较了植保无人机和地面自走式风送喷雾机在香蕉冠层叶片两侧的液滴沉积分布和喷雾飘移(图4、5)。研究结果为植保无人机在蕉园的航空施药提供了实际支持,并为实施蕉园的空-地联合施药策略提供了参考。
果园生产机械化岗位博士研究生余家祥为论文第一作者,杨洲教授和徐兴副教授为通讯作者。本研究获得了广东省岭南实验室重大科技专项(NT2021009)资助和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ARS-31)的资助。
文章链接:https://www.frontiersin.org/journals/plant-science/articles/10.3389/fpls.2024.1491397/abstract。
图2 植保无人机操作参数优化研究现场布局
图3 植保无人机在香蕉冠层叶片两侧液滴沉积、均匀性和渗透性
图4 植保无人机与地面风送喷雾机蕉园喷雾对比研究现场布局
图5 无人机和喷雾机在蕉园的液滴沉积分布和喷雾飘移
内容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