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6日上午,国家香蕉(芒果)产业技术体系厦门综合试验站在福建农林大学园艺科技楼三楼会议室召开香蕉种质创新进展报告会。2024届研究生南彦龙报告了基于化学诱变剂及物理辐射诱变创制‘天宝蕉’新种质,建立了以福建‘天宝蕉’核心种质的诱变育种突变体系,并结合低温胁迫初步对诱变材料进行评价,该研究为‘天宝蕉’诱变育种和遗传改良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图1 香蕉种质创新现场报告会
研究以‘天宝蕉’不定芽组培苗为受体材料,采用化学诱变(甲基磺酸乙酯,EMS)及物理诱变(60Co-γ射线、电子束转靶X射线)诱导香蕉突变,结合形态学鉴定、生理指标和分子标记分析对获得的新材料进行鉴定与遗传多样性分析,并对突变体进行了抗寒性的初步分析,获得了438份EMS、311份60Co-γ射线、796份X射线诱变新种质。EMS诱变和60Co-γ射线可以影响‘天宝蕉’幼苗表型突变,同时三种诱变方式可提高幼苗叶片的抗氧化能力,RAPD分子标记EMS和60Co-γ射线辐射诱变材料的聚类结果与形态学呈一定相关性,EMS、60Co-γ射线诱变可以提高‘天宝蕉’抗寒性。目前,对获得的诱变材料正进一步进行田间观察和筛选。
图2 EMS化学诱变和60Co-γ射线辐射诱变香蕉表型表型变异
图3 EMS化学诱变和60Co-γ射线辐射诱变诱变材料田间移栽长势情况
该研究主要由2024届硕士研究生南彦龙完成。厦门综合试验站成员林玉玲教授、站长赖钟雄研究员为指导教师。福建农科院果树所陈义挺研究员、加工所赖呈纯副研究员、闽江学者徐涵教授等参加了报告会,进行深入的讨论,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内容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