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攀枝花市位于金沙江干热河谷流域,是我国面积最大、维度最高、成熟期最晚的优质芒果产业带,2022年全市芒果种植面积103万亩,其中主栽品种Keitt(凯特)占种植总面积的70%以上。由于该品种属畸形病高感品种,畸形病严重影响芒果产业健康发展,已成为当地亟需解决的问题。早期种植户认为,及时重剪发病枝条可防控畸形病,但重剪不仅影响树体生长,而且新生枝条又重新出现畸形病症状,因此重剪不能有效解决该病。
5月11号,国家香蕉(芒果)产业技术体系病害防控岗位科学家彭军研究员以及团队成员陈灯博士,芒果栽培生理岗位科学家马小卫研究员,果园生产机械岗位团队蒋寅龙博士后,以及攀枝花市农林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刘斌副研究员一起对攀枝花芒果的畸形病发生进行了调查,并观摩了芒果植保无人机的飞防技术展示。
芒果一旦感染畸形病,随着田间操作以及感病花粉的飘散传播,会殃及整个果园。调查中发现,攀枝花的芒果畸形病几乎呈爆发状态,整片芒果园枝头出现 “马蜂窝”丛枝症状,部分枝条还出现流胶症状。病害防控岗位前期在海南龙江农场,以及儋州芒果种质圃调查后,预测海南畸形病也会呈现爆发的发病状态。芒果畸形病是芒果主要病害之一,该病主要侵染芒果的嫩梢和花序,导致嫩梢腋芽与顶芽丛生,节间变短,变粗,叶片变窄,变厚而脆,最后干枯;花序变密,簇生,畸形花序呈拳头状;果实变小变黑,不发育甚至不坐果,严重影响芒果的产量和质量。该病由镰刀菌(Fusarium spp.)引起,芒果镰刀菌(Fusarium mangiferae)和层出镰刀菌(Fusarium proliferatum)是主要致病菌,目前无有效化学药剂可以控制芒果畸形病。因此,筛选药剂,探索新的防治方法从而控制金沙江干热河谷的畸形病为害和蔓延是产业的迫切需求,开发绿色综合防控方法将是体系的重要工作之一。通过这次“岗岗联合”,三方紧抓契机,紧密围绕体系工作要点,共同探讨了后续芒果畸形病防控工作的可行性合作方案。
图1 攀枝花芒果主要病害调查以及畸形病症状
左上:芒果枝头大量“马蜂窝”丛枝症状;右上:丛枝症状;
左下:芒果枝条流胶症状; 右下:典型马蜂窝症状
植保无人机作业提升了植保作业效率和质量,尤其是在山地芒果病害的防控上显示了巨大的优势。攀枝花锐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刘华强副总经理和生产部何代帝部长演示了芒果无人机的飞防作业,具体作业参数是飞行速度3米/秒,高度3.5米,喷洒亩用量10 L/亩。植保无人机使用中毒及以下的水基化药剂,最佳温度在15-27摄氏度,喷施要求湿度在40%以上。考虑到攀枝花属于金沙江干热河谷,山地地形且高温干燥不利于无人机作业,体系专家就现场演示结果给予芒果无人机飞防作业提出以下建议。首先,建议采用3D航测绘地形规划地块,采用果树模式定点精确喷洒,规避复杂的山地地形以及障碍物。其次,加大喷洒亩用量,适当降低雾滴大小减少药液蒸发。再次,探索最佳飞行高度,飞机桨叶风力翻转芒果叶片时药液雾滴喷洒在叶片背面。最后,考虑夜间风力小、温度低、湿度适应等优点,如条件允许,建议使用无人机进行夜间喷洒作业。
图2 攀枝花芒果植保无人机飞防作业
左上:锐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何代帝部长介绍无人机飞防;右上:植保无人机
左下:观察无人机喷施的效果; 右下:无人机田间喷洒作业。
图3 攀枝花芒果产业调查
从左到右:陈灯,彭军,马小卫,刘斌,蒋寅龙。
内容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