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动态
    岗位专家为国外香蕉种植园“问诊把脉”,“对症下药”找良方
    时间: 2023年05月15日 来源:张妙宜、李云锋

  近日,国家香蕉产业技术体系(以下称“香蕉体系”)首席办公室收到马来西亚一香蕉公司发来邮件咨询关于香蕉种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据悉,该公司目前投入卡文迪许香蕉种植,近一个月内发现部分香蕉植株出现整株叶片发黄、茎部变褐等异常症状,根据对方描述,体系专家通过线上图片、视频观察等方式“问诊把脉”,“对症下药”为该公司寻找根治良方。

  C:\Users\yunfengli\Desktop\f1198963799a885375e9d9aecfacfd4.jpg

   

  WhatsApp Image 2023-05-12 at 09.58.36

  马来西亚香蕉种植公司提供的病株图片

   

  体系首席办组织专家进行专业对接,并邀请生物防治与综合防控岗位科学家李云锋教授、李华平教授,以及病害防控岗位谢艺贤研究员等为该公司开展综合研判工作。经过详细的沟通交流,初步判断该种植园内感病植株症状符合较典型的细菌性软腐病(国外称为“球茎腐烂病”)侵染。李教授通过病原特征、病害发生和病症特点及流行条件、防治措施以及栽培措施等,专家们方面为该公司所出现香蕉种植病害问题出谋划策。据专家介绍,香蕉细菌性软腐病是一种在生产上难于防治的细菌性病害,一旦香蕉植株发病,则该发病植株难于治疗恢复。,因此该病的防控要采取预防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李教授根据上述病害特点,专家们提出了针对田间出现病株处理的几点措施:1、一旦田间发现病株,要及时挖除病株,并带离田间深埋,并同时对病穴处撒施石灰进行消毒处理;2、对发病植株周围的植株要进行及时喷药防控,较为有效的药剂主要包括抗生素类和铜制剂类农药,如春雷-王铜、噻菌铜、噻唑锌、水合霉素、中生菌素等;3、;可采用基部喷淋或灌根处理,一般间隔10 d左右施一次药,连续施药2 ~ 3次,并注意铜制剂类农药的使用浓度,避免在香蕉上产生药害。

  该公司种植管理人员还咨询了病株移除的具体操作等问题,对李教授的专家们的及时指导表达了深切的谢意,并期望后续还能继续得到体系专家香蕉体系的专业指导。

  此次是香蕉体系第一次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为国外种植园进行香蕉种植病毒病害防治咨询对症解惑,加强了网络新媒体时代下国际香蕉从业人员的密切交流,加深了香蕉体系打开社会公众影响的广度和深度,促进了农业与新媒体的进一步融合,为后期更好服务香蕉种植企业及种植户提供经验借鉴。

   

  体系简介:国家香蕉产业技术体系是农业部、财政部2008年建设的50个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之一,由国家香蕉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和国家香蕉产业技术综合试验站两部分构成。研发中心依托单位为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首席科学家为谢江辉研究员。开发中心下设遗传改良研究室、栽培与土肥研究室、病虫草害防控研究室、机械化研究室、加工研究室和产业经济研究室6个功能研究室,岗位科学家15人;设综合试验站10个,站长10人,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云南、海南、福建、贵州等香蕉产区。多年来,香蕉体系全体人员紧密围绕体系两大重点任务“香蕉产业竞争力提升关键技术研发集成应用”和“香蕉枯萎病等重要病虫害防控与绿色生产技术研发”开展全产业链技术研发与集成示范,圆满完成了体系各项考核指标,形成一批产业关键技术研发进展,促进体系成果在热区香蕉产业提质增效、绿色发展、及乡村振兴发挥着重要作用。

   

内容编辑:
 

  •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城西学院路4号(571101)
  • 电话:0898-66986419 传真:0898-66986419
  • E-mail:china_banana2008@vip.163.com
  • Copyright © 国家香蕉产业体系平台 琼ICP备1300011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