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芒果文化
    香蕉的文化历史,有多久远广博?
    时间: 2021年07月02日 来源:


“香蕉的人文历史内涵十分丰富,如今这种随处可见的水果也算是饱经沧桑。甘甜的滋味里,道不出的是深厚文化,品得到的是百味人间。”

作为一种进入了千家万户的热带水果,我们对香蕉并无疏离的陌生感。我们或许会欣赏色彩明艳的外表,或许会品味它棉软甘甜的口感。然而,这位老朋友也有许许多多我们并不熟悉的秘密。

香蕉,也称甘蕉、金蕉、弓蕉。属芭蕉科的芭蕉属,其植株是多年生常绿单子叶植物。香蕉广泛分布在广大热带亚热带地区,在130多个国家都可以见到它的身影。

香蕉的原产地存在争议,目前较为公认的说法是其最初产地是东南亚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

我国则是在汉武帝时就已栽培。目前,我国广东、广西、福建、云南、海南、台湾等地都有香蕉栽培。尤其是近些年来,我国香蕉产业发展迅速,香蕉产量稳坐水果中苹果、柑橘、梨之后的第四把交椅。⁽¹⁾

【香蕉的文献记载和历史源流】

大约5000年前的人们就开始驯化野蕉。早在距今4000年前的希腊,就有关于香蕉生产的记载。很明显,香蕉的出色口感很对挑剔的希腊人的胃口。

我国战国时代的《庄子》、《九歌》等著作中,均有着使用香蕉的假茎作为编织的记录。汉代《三辅黄图》中记载,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家破南越而营建扶荔宫,其中种植了各种奇花异草,有甘蕉二种也在其中⁽²⁾。

晋代嵇含所著的《南方草木状·甘蕉》中记载:“甘蕉,望之如树,株大者一围余,叶长一丈或七、八尺,广尺余二尺许,花大如酒杯,形色如芙蓉。”

南朝梁的文坛领袖沈约的《修竹弹甘蕉文》中写道:“切寻甘蕉,出自药草。”唐代唐彦谦的《汉文》一诗中有着这样的文字:“联诗征弱絮,思友咏甘蕉。”清先着《病起截句》之一则写道:“移植甘蕉为绿阴,经年长大已成林。”

当然,这种分布广泛的植物并非仅是中国人的专宠。在西非的喀麦隆,有考古发现了有上千年历史的蕉园遗址。

公元3世纪,那场声势浩大的亚历山大远征中,来自印度的香蕉被发现并传播开来。

1873年,享誉世界的科幻作家儒勒·凡尔纳在他的那本出色的小说《八十天环游地球》中,还需要特别详细地描述香蕉。这在今天的我们看来,简直是难以想象的。

哥伦布发现美洲后,香蕉被殖民者和冒险家从加那利群岛带到了美洲大陆。19世纪,拉美地区成为香蕉的主要产地,并且很快出口到北美及欧洲。

1918年,美国派兵进入了巴拿马、哥伦比亚、危地马拉等地,其动机是镇压当地香蕉工人的抗议风潮。后来失态逐渐不受控制,美国的镇压行动造成了大量工人的伤亡,这次事件也被称作“香蕉大屠杀”。

资本对香蕉产业的影响至今也未曾消除,直到2011年2月经日,一场被称作“香蕉大战”的贸易战在历时16年之后终于结束。这场贸易战卷入了欧盟、美国、拉丁美洲等势力,围绕着香蕉的关税问题而展开。

【世界不同地区人民眼中的香蕉】

加勒比地区的人们对这片自己生长的土地上出产的香蕉无疑是颇为自豪的,他们认为加勒比香蕉在世界上是无与伦比的存在。

多米尼加共和国Coopabando公司经理何塞·伯纳德的意见或许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它们更甜更美味。”伯纳德所在的公司打造了有机香蕉的品牌,致力于将当地的香蕉卖到世界各地⁽³⁾

美国人处理香蕉的方式,总是充满着创造力的。1904年,一种将香蕉剖开,加入冰淇淋、奶油、碎果仁的食物被发明,我们称之为香蕉船。这种甜品一经推出立即风靡,至今为人称道。

而在后来的大萧条时期,香蕉面包被发明了出来,其目的是帮助主妇们精打细算,让类似过熟的香蕉这类的材料不至于浪费。⁽⁴⁾

欧洲人认为香蕉是能够解除忧郁的“快乐水果”。欧洲建筑中,一种影响深远的建筑结构被称作“香蕉树”。有机香蕉在法国的热卖也反映了欧洲人对香蕉的喜爱。

在日本,香蕉被玩出了花儿来。在近些年的东京马拉松比赛中,出现了可穿戴的香蕉。而在东京的一个发布会上,日本科学家展示了一款日文名叫做“Mongee”的香蕉。这种香蕉的奇异之处在于它可以带皮吃

世界主要香蕉产地都会举办各种有关香蕉的活动,我国自然也不例外,如曾在广州召开的全国香蕉产业论坛、南宁市举办的香蕉美食节和云南金平举办的冬季香蕉交易会等。

随着我国和东盟的来往日益密切,双方的香蕉产业也渐渐紧密联系了起来。2016年的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上,一架“香蕉钢琴”可谓赚足了眼球。⁽⁵⁾

那些与香蕉有关的艺术作品

香蕉赋予了许多艺术家以灵感,荷兰艺术家Stephan Brusche就是其中的一位。他的一些艺术作品的载体就是香蕉本身,它巧妙地利用香蕉本来的形态,来实践自己的艺术理念。

在谈到自己的创作灵感时,他说道: “这一切都开始在几年前,当我刚开始使用Instagram。我在工作,我只是想张贴的东西,然后注意到我的香蕉,我想,如果我只是一个小小的幸福的脸上,它会使一个很好的职位。我拿了一支圆珠笔,刚刚开始绘画。我很惊讶香蕉皮是多么愉快。之后,我试图想出了新的想法的图纸,同时使用香蕉的形状在各种聪明的方式。试图不断推动自己,我最终开始在香蕉皮上雕刻。”⁽⁶⁾Stephan Brusche因为他这些香蕉雕刻品在荷兰国内引起了关注,人们的强烈反响鼓励着他继续进行自己的艺术创作。

最出名的与香蕉有关的艺术作品或许是安迪·沃霍尔为地下丝绒乐队设计的那张引起巨大轰动唱片封面。

1967年3月,人们等到了《地下丝绒与妮可》的发行,然而专辑封面一没有写有乐队名,二没有标注专辑名,唱片封面上只有一根硕大的香蕉和安迪·沃霍尔的签名以及一行“慢慢剥开看看”(Peel Slowly And See)的小字,人们甚至不知怎么称呼这张专辑,时至今日,依旧有人称呼其为“安迪·沃霍尔的大香蕉”。

“安迪·沃霍尔的大香蕉”  


尽管安迪·沃霍尔的作品中多次出现了香蕉。但毫无疑问,这次的“香蕉专辑”无疑是影响力最为深远的。

安迪.沃霍尔  

作为波普艺术执牛耳者的安迪.沃霍尔, 对后来人的影响是巨大的,以至于想到波普艺术,这只大香蕉就会跃入脑海。香蕉被赋予各种类似寓言式的含义,艺术家纷纷用其表达自己的理念,使其成为一个颇具趣味的文化符号。

这些与香蕉有关的艺术作品,并不仅仅是借用香蕉这个元素而已,香蕉本身在其中也起到了类似文化图腾的作用。香蕉的人文历史内涵在潜意识里影响了这些艺术家的创作。

【结语】

香蕉的人文历史内涵十分丰富,如今这种随处可见的水果也算是饱经沧桑。甘甜的滋味里,道不出的是深厚文化,品得到的是百味人间。


[参考文献]

[1]苏咏农.香蕉文化[J].农家致富,2018,11:64

[2]襄文.世界香蕉的生产和贸易[J].世界农业,1983,12:39

[3]金琰.加勒比香蕉味道甜美[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16,09 :36

[4]周惠民.香蕉与帝国主义[J].世界博览,2017,06:88

[5]宋娜. 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上的“香蕉钢琴” [J].初中生辅导,2016,26

[6]Joyce.设计师斯蒂芬·布鲁施用香蕉皮作画[J].时代英语(高三),2015,05:06

转载自【秦宇】

内容编辑:
 

  •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城西学院路4号(571101)
  • 电话:0898-66986419 传真:0898-66986419
  • E-mail:china_banana2008@vip.163.com
  • Copyright © 国家香蕉产业体系平台 琼ICP备13000117号-4